大家可能都有共同的經歷: 運動後隔天感覺全身緊繃、肌肉僵硬,不時伴隨一點痠痛,常常聽到一些人會說:「全身好”酸”,一定是乳酸堆積害的。」 然而"酸"痛"酸"痛這樣說著,人們似乎都以為乳酸就是造成肌肉痠痛的元凶,但真的是這樣嗎? |
大家一定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把運動過後的肌肉痠痛,歸咎於乳酸堆積的緣故。再把乳酸堆積怪罪於收操不完全所導致,然後有些人做伸展或有氧運動能夠舒緩這痛覺誤以為這些對於排除乳酸有絕對關係。
其實不然,經過科學研究指出,乳酸不但不是肌肉痠痛的罪魁禍首,反而是在你運動強度逐漸增大的時候,適時給予的能量來源。
我們運動時通常是以醣類為主要能量來源,而人體能量系統主要以有氧與無氧來區分,當運動強度低的時候(關於強度可參考《運動強度決定"強"壯程度-談心跳率評估》,就是使用有氧系統,反之當我們強度漸增,能量系統會趨向於無氧,此時血液中乳酸濃度就會開始升高,當排除乳酸的速率趕不上產生的速率,就會開始在體內堆積,專業術語上我們稱之為「乳酸閾值」,這時呼吸變快、心跳加速,身體會感覺疲累,更白話可以形容是一種撞牆期。
然而,肌肉痠痛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呢?簡單的來說,肌肉痠痛就是肌肉有些微的損傷,區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就是運動過後馬上產生疼痛,通常是運動傷害,譬如拉傷、撞傷;慢性最常聽到的就是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通常是肌力訓練過後24~72小時會發生,有研究指出是肌纖維產生細微的撕裂所導致。看到這裡,想必肌肉痠痛跟乳酸沒有太多關聯吧!
再來提到收操對於兩者的影響,運動過後進行一些伸展及低強度的運動,是會稍微減緩痠痛感,也會稍稍加快乳酸的排除效率,這也難怪人們常把肌肉痠痛與乳酸堆積畫上等號,不過這裡必須澄清就算什麼都不做,乳酸在運動後一兩個小時就會回到正常狀態,所以別再把隔日的痠痛怪罪於乳酸囉!
以上簡單的分享,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探討或了解其中的機制,可以查閱相關書籍或詢問身邊專業的朋友喔!
文章編輯:阿德教練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