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現代人生活作息、飲食、工作型態、長期壓力情緒緊張等改變,已經慢慢的讓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尤其飲食的改變最為明顯,外食便利,美食繁多,小吃誘人,美式早餐快速美味,搖搖杯飲料取代白開水等,讓高油、高糖、高納、高熱量等不斷的進入身體,造成體脂累積肥胖,漸進形成心血管慢性病。想維持血管的健康,管好嘴巴是第一要務啊~!血管阻塞初期沒有症狀,當發現症狀時大約已經塞了一半。曾經在醫院手術房前,看見醫生正在跟家屬拜託,請家屬要自我保護,血管阻塞並非靠醫生就能排除問題,真正要改變的是生活啊~!
5大跡象預告【血管彈性變化】
一、耳垂有皺褶
耳垂出現橫紋時,有比較大的機率患有心血管疾病。由於動脈對耳垂供血充足,耳垂會飽滿有彈性。
二、眼皮黃斑瘤
眼皮黃斑瘤主要成份是膽固醇,當血管沈積過多膽固醇,便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http://jslin.tw/xanthelasma_palpebrum/
三、測量踝臂指數
藉由測量腳踝、手臂的血壓,腳踝、手臂的收縮壓比值介於1.0-1.2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比值超過1.3以上就代表過度硬化,而小於0.9代表血管明顯狹窄。
左右踝臂指數=左腳或右腳腳踝的收縮壓/上臂肱動脈的收縮壓軸(左右以最高者為分母)
四、左右手之收縮壓值差
若是左右兩手之收縮壓值差距>20mmHg,代表手動脈已有阻塞。
五、皮膚表面的改變
「血管肢端發黑」,四肢動脈的血液流動反應不順暢,腳的皮膚會比較黑黯沈。因腳腿血液不足導致局部缺血、缺氧,腿部容易疲勞無力
保持血管年輕,在生活下點工夫
一、盡量不吸煙,也拒絕二手煙
吸煙會提高心肌梗塞和中風機率。別以為只有跟肺部有關係。
二、少喝酒,飲酒過量不好
許多東方人缺乏酒精代謝的酵素,難以代謝酒精中的乙醛。
三、飲食要控制,體重不超標
避免飽和脂肪酸(動物性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大多存在加工食品中)的攝取,多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以魚蛋白質取代肉類蛋白質。
多運動訓練保持體重、體脂正常。以運動健身來改善肢體的血流量,其改善程度可能與藥物的治療相同,可諮詢專業健身教練,養成運動習慣,如此運動訓練可以是一種安全、經濟而且有效的預防方式。
【腰圍知健康】理想腰圍→男90cm內;女80cm內
四、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
40-65歲的人,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65歲以上每年一次。
五、定期測量血壓
每月測量一次是最棒的保健方式。
想了解更多關於「血管保健」問題,可參考以下書籍,書中簡單又詳細的教您人體血管心臟機制,以及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血管疾病,如何預防?是一本守護健康的好書。
書名:血管回春 血管有彈性,疾病遠離你!(黃群耀)
相關血管疾病說明連結↓↓
※ 本專欄文字圖片為 Fun Sport 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有分享轉貼需註明出處及完整呈現本文章
※ 文章撰寫:愛美力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